什么是沙氏通量表?什么是李克特量表?

2023年3月26日14:31:56什么是沙氏通量表?什么是李克特量表?已关闭评论

(一)沙氏通量表

沙氏通量表是通过应答者在若干(一般9~15条)与态度相关的语句中选择是否同意的方式,获得应答者关于主题的看法。沙氏通量表的实地测试和统计汇总都很简单,只是量表的建立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其建立的基本步骤如下:

(1)收集大量的与被测量的态度有关的语句,一般应在100条以上,保证其中对主题不利的、中立的和有利的语句都占有足够的比例,并将其分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

(2)选定20人以上的评定者,按照各条语句所表明态度的有利或不利的程度,将其分别归入11类。第一类代表最不利的态度,以此类推,第六类代表中立的态度,第十一类代表最有利的态度。

(3)计算每条语句被分在这11类中的分配情况。

(4)删除那些分配过于分散的语句。

(5)计算各保留语句的中位数,并将其按中位数进行归类,如果中位数是n,则该类态度的语句归到第n类。

(6)从每个类别中选出一两条代表语句(即各评定者对其分类的判断最为一致),将这些语句混合排列,即得到所谓的沙氏通量表。

沙氏通量表建立比较麻烦,但使用操作很简单,只要求受测者指出量表中他同意的陈述或语句,根据受测者所同意的陈述或意见的分值,通过计算分值平均数求得受测者的态度分数。

(二)李克特量表

李克特量表形式上与沙氏通量表相似,都要求受测者对一组与测量主题有关的陈述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它们的区别是,沙氏通量表只是要求受测者选出他所同意的陈述语句,而李克特量表要求受测者对每一个与态度有关的陈述语句表明他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另外,沙氏通量表中的一组有关态度的语句按有利和不利的程度都有一个确定的分值,而李克特量表仅仅需要把态度语句划分为有利还是不利,以便事后进行数据处理。李克特量表建立的基本步骤如下:

(1)收集大量(50~100条)与测量的概念相关的陈述语句。

(2)研究人员根据测量的概念将每个测量的项目划分为“有利”或“不利”两类,一般测量的项目中有利的或不利的项目都应有一定的数量。

(3)选择部分受测者对全部项目进行预先测试,要求受测者指出每个项目是有利的或不利的,并在下面的方向——强度描述语中进行选择。

(4)对每个回答给出一个分数,如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的有利项目分别为1、2、3、4、5分,对不利项目就为5、4、3、2、1分。

(5)根据受测者的各个项目的分数计算代数和,得到个人态度总得分,并依据总分多少将受测者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6)选出若干条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有较大区分能力的项目,构成一个李克特量表。

在进行调查时,研究者通常会给受访者一个“回答范围卡”,请他从中挑选一个答案。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给受访者对每项态度语句的回答分配一个分值。可以汇总计算每条态度语句的得分,从而了解受访者群体对测量对象各方面的态度,也可以计算每个受访者对测量对象的态度总分,以了解不同受访者对受测对象的不同态度。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