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英国为了应对德军的空中威胁,积极研究雷达系统的作战运用问题,从事这一工作的科学家小组负责人罗威(A.P.Rowe)在1938年将这一工作称为“Operational Research” (20世纪50年代引入到我国后,译为运筹学)。这一工作后来被证明价值巨大,使用的方法和研究模式被广泛推广,促进了运筹学学科的最终形成。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中期被认为是现代运筹学的萌芽时期。
比战争中这些学者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在其中看到了一门新学科的萌芽,这门新学科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更好地设计和使用各类系统,为决策者提供有量化依据的、高质量的意见建议。这类问题不但在战争或军事组织中普遍存在,还在平时各类社会经济组织中普遍存在。实际上,由于没有了迫切的战争威胁,大部分战时研究者在战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了国防建设、经营计划、企业生产甚至社会管理等领域的问题,大大拓展了研究范围,使得运筹学在工业和大学中有了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