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表面效度:表面效度的特点与例子

2020年11月9日13:32:20什么是表面效度:表面效度的特点与例子已关闭评论

什么是表面效度:表面效度的特点与例子

所谓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指的是量表测量的内容与概念的内涵相一致的程度 。

虽然量表的表面效度很难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较为客观地评价,但是却可以通过将量表的测量内容与欲测量概念的内涵相比较而作出一个大致的判断。

表面效度有问题,就意味着研究者测量到的可能并不是他们想要测量的,并由此影响基于其上的所有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比如,在测量关系营销导向(RMO)时,游汉明等人使用了许多测量企业对于其合作关系状态认识或评价的题项,比如“我们(与客户)有共同的世界观”, “我们(与客户)经常互相沟通、表达彼此的观点”, “我们(与客户)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等(以上引用的是游汉明等人量表中文版本的原话,括号内的“与客户”,是笔者为了使意思清楚加上去的),只有少数题项真正测量了企业对于交易关系的信念,如“我公司信奉‘得人之恩,当思回报’”, “如果在我公司有困难时,某公司给予援手,那我们一定会给予回报”。

从概念上讲,RMO更多地应该是企业的一种意向或意识,而不是企业与其合作伙伴的关系状态。因此,游汉明等人的量表存在表面效度问题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