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筹学:运筹学的学科特点
运筹学是“定量研究决策优化问题的应用学科”。
关于运筹学到底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顾基发教授为代表的我国学者提出一个有趣的角度——“物理—事理—人理”(简称WSR)方法论。它把传统自然科学中诸如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研究称为广义的“物理”学,特点是把人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作用撇开,单就实践对象的自然属性进行研究,核心是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追求的是事实;
与之对应的,人类活动还有另一大类对象,即所谓的“事”——事情或事务。凡人们从事的活动,不但有人对物的使用和改造等活动,还包括人与人的交往、合作、争斗,这些均可广义地称为“事”,而一切有关办事的道理、原则、规律和方法,可称为“事理”,其核心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追求的是效率。此外,人类活动中往往还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涉及文化、信仰、宗教、情感等因素,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其和组织中成员的共同经历、价值认知和世界观等相关,考虑这一方面,需要回答“如何做最好、最能为别人所接受”的问题,这方面称为“人理”,追求的是和谐。根据这一思想,可将运筹学概括为“量化研究事理的学问”,当然,这一界定很难说是一个严谨的定义,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供读者参考。
作为一门学科的运筹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是什么呢?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是“选优求胜”的观念。 “把事情做得更好”是运筹学研究的主线,所有的运筹学分支最终都会有一个或多个优化的目标,如果一项研究不需要考虑诸如更低成本、更高效益的要求,那么就不会进入运筹学的研究范围。当然实践中“选优求胜”不一定是最多、最少、最大、最小之类的最优化,也可能是次优、满意、适中、达标之类的目标,甚至有些时候近似、可行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无论如何,运筹学研究者要有主动积极的进取意识,去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