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盲试验,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测验者与被测验者都不知道被测者所属的组别(实验组或对照组),分析者在分析资料时,通常也不知道正在分析的资料属于哪一组。该词通常用于医学领域。在药物测试中经常使用双盲测试。病人被随机编入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被给予安慰剂,而实验组给予真正药物。无论是病人或观察病人的实验人员都不知道谁得到真正的药物,直至研究结束为止。不过部分的试验会较难做成双盲,例如:如果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或治疗的副作用非常明显,实验人员便可能猜想到哪组是对照。
案例:
2003年,德国医生Leucht在著名医学杂志Lancet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为31项共2320例抗精神病药双盲试验作了荟萃分析(meta-analysis),说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不一定优于老药。2008年,他在世界著名的美国临床精神药理学家戴维斯(J M.Davis)教授的指导下,作为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MH)的课题,做了一项大规模的双盲试验荟萃分析,这项研究包括150项合乎标准的双盲试验,共计21533例,数据记录如表2-11和表2-12所示。
他们的结论是:原先认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以前称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特点是:①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尤其是对阴性症状;②锥体外系症状(EPS)副反应较少。但是,从研究结果看来并非如此。
①从疗效来看,只有氯氮平、氨磺必利、奥氮平和利培酮 4 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比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以前称为经典抗精神病药,如氟派定醇、氯丙噢等)稍好。
②从整组看来,对于阴性症状没有突出优势。实际上,如果某药疗效较好的话,对阳性、阴性症状都有较好效果;疗效较差的话,对阳性、阴性症状都较差。
双盲试验是实验心理学中一个很好的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排除法的一种。双盲控制时让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由于实验者和研究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现代医学的科学性首先奠基于生物学和生理学之上。不过即便是最顽固的还原论者也会承认,医学毕竟不等于生理学,除了研究生理现象之外,医学的基本主题终究是“治病救人”。
那么医学作为治病救人之学,在生理学之外,还有没有科学性呢?当然仍是有的。而最能体现医学作为“治病之科学”特性的,恐怕要算“双盲实验”的运用了。盲法或双盲法的思路很早就提出了,不过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大概是20 世纪的事,因此有人把双盲法称作“20 世纪重大的科学进步”。双盲法被用于检测药品或治疗手段的效果,但其意义绝不限于药学,乃至成为医学的现代化或科学性的标志和象征。
人们认为:“双盲研究已经引起了一场医学革命……医学必须建立在双盲研究的基础上,这个提法已经被理解为一场‘基于证据的医学’运动。”现代医学用双盲法规范和标榜自己,而当西方攻击中医时,双盲法也成为最常用的武器——有多少中药通过了双盲法的严格检验?的确,即便所宣称的“迄今还没有任何中国的草药方剂得到了双盲研究的确证”恐怕是过于夸大,但可以相信,中草药面对双盲测试时确实成绩不好。
双盲试验引发了医学的思维与方法革命,直接导致了循证医学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