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中,率标准化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2023年1月19日15:05:15医学统计学中,率标准化的意义和基本思想?已关闭评论

在进行率的比较分析时,当两组或多组数据内部各小组的率明显不同,而且各小组的构成比明显不相同时,则不能直接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总率,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10-11

现有甲、乙两地区居民的食管癌死亡率数据,见表10-30。试比较甲、乙两地区居民的食管癌死亡率的高低。

医学统计学中,率标准化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表10-30 甲乙两地区各年龄别人口数的食道癌死亡率/10万 −1

由表10-30中统计数据可知,甲乙两地区居民的食管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而且乙地区各年龄组食管癌死亡率均高于甲地区,显然,乙地区食管癌死亡情况比甲地区严重。

但是,若比较两地区总的食管癌死亡率,甲地区食管癌死亡率为43.12/10万,乙地区为39.46/10万,似乎甲地区食管癌的死亡情况比乙地区严重,这和上述结论相反。原因何在?

从表10-30中我们可以发现,甲乙两地区人口年龄组构成不同,而两地区食管癌年龄别死亡率都是50岁以上明显增高,甲地区50岁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构成比均大于乙地区,这就使得甲地区食管癌死亡人数相对增多,因此造成了甲地区食管癌死亡率高于乙地区。显然,上述矛盾是由于甲乙两地区人口年龄构成不同造成的。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采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将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内部构成比例调整一致后,分别计算出调整后的总率再做比较,这种方法叫作率的标准化法。经过标化后的总率称为标准化率。

二、率标准化的计算

率标准化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直接法与间接法,在此我们只介绍直接标准化法。率标准化法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数量较大的人群的年龄别人口数作标准,也可选择被标化的两组合并的年龄别人数或其中一个组的年龄别人口数作标准。用标准人群年龄别人口数乘以被标化人群年龄别的死亡率(发病率等),得到被标化人群年龄别的理论死亡(发病等)人数,每组分别求出总的理论死亡(发病等)人数,再将每组总的理论死亡(发病等)人数除以标准化人群总人口数,便得到被标化人群的标准化死亡率(发病率等)。

例10-10解题步骤:采用两个地区合并人群的年龄别人数作标准人口数,用标准人群年龄别人口数乘以各地区人群年龄别的死亡率,得到各地区人群年龄别的理论死亡人数,每地区分别求出总的理论死亡人数,甲地区总的理论死亡人数为2 044.30,乙地区总的理论死亡人数为2 373.42。再将每组总的理论死亡人数除以标准化人群总人口数5 330 000,得到各地区人群的标准化死亡率,数据见表10-31。

医学统计学中,率标准化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医学统计学中,率标准化的意义和基本思想?

表10-31 甲乙两地区的食管癌标准化死亡率/10万 −1

可见,甲地区食管癌标化死亡率为38.35/10万,乙地区为44.53/10万,甲地区食管癌死亡率低于乙地区,这个结论与分年龄组比较食管癌死亡率的结论相同,解决了未标准化前出现的矛盾。

选取不同标准人口数进行计算,其标准化率的结果亦不完全相同,我们应结合标准化的目的确定。比如,标准化的目的是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较,则采用全国的人口构成作标准;如果欲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则采用世界的人口构成作标准;较简单的方法就是采用两组合并的人口或采用其中一组的人口作标准。

在实际工作中,两个人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患病率等的比较,常要考虑年龄构成的标化;两组治愈率的比较,常要考虑两组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的标化。通过标化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某种相对指标的影响的思想也可用于均数的标准化。如两组平均治愈天数的比较,应考虑两组的病型、病情等的标化;两个医院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的比较,应考虑科别的标化等。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