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荟萃分析概念
荟萃分析的概念最早是由Light 和Smith 于1971 年提出的。当时针对大量发表的科学论文中,对于同样的研究却得出截然不同结果的问题,他们提出应该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对某一疾病各种疗法的小样本、单个临床试验的结果,对其进行系统评价和统计分析,将尽可能真实的科学结论及时提供给社会和临床医师,以促进推广真正有效的治疗手段,摈弃尚无依据的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方法。
1976 年 Glass 首次将这一概念命名为 Meta-analysis(荟萃分析),并定义为一种对不同研究结果进行收集、合并及统计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循证医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手段。荟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将以往的研究结果更为客观地综合反映出来。研究者并不进行原始的研究,而是将研究已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荟萃分析的分类
通常概念下的文献综述是对有关文献的内容或结果进行罗列、简单的描述和初步的讨论,而荟萃分析则完全上了一个台阶。
根据荟萃分析所依据的基础或数据来源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文献结果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based on literature,MAL);综合或合并数据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based on summary data,MAS);独立研究原始数据荟萃分析(Meta-analysis based o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MAP or IPD Meta-analysis)。
它们的区别在于:
MAL 的文献检索局限于已经发表的研究,然后将这些研究的结果合并进行分析;MAS 不仅要得到相关的发表的文献,同时还有作者进行的相关统计学数据的总结;而IPD 荟萃分析除了要检索所有已发表的相关文献,还要寻找存在于各科学团体中的未发表的有关研究,在 MAS 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所有临床试验不管是否已经发表,必须能够从研究者处得到单个患者原始的,以及各效应指标的数据。
这一点对于肿瘤病因或疗效研究方面的分析来说较为重要。因为多数的关于肿瘤病人预后的III 期临床试验,主要的研究指标大多为生存时间或生存率,或疾病无进展时间等,在多数情况下,不同的出版物中所得到的信息不足以进行一项真正的事件(如肿瘤死亡)发生时间全过程的分析。
这使得以已经发表的文献作为基础的 MAL 和 MAS 变得较为困难。同时,考虑到有统计学意义的阳性结果较阴性结果更易发表等能够造成偏倚发生的情况存在,故 MAL 和 MAS 有一定的不足。相对来讲,IPD 荟萃分析不存在上述的弊端或受有关偏倚的影响较小。
因此,在肿瘤生存或疗效研究领域中,当要求进行这方面的分析时,IPD 荟萃分析是唯一推荐使用的分析方法,尽管它比其他两种方法要耗费更长的时间,以及人力和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