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编码和事后编码的原则
无论是事先编码还是事后编码,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相关性原则 即相关的分组应用相关的编码。
2.标准化原则 即编码的编制要标准化。数据分组的每一条记录都只能有一个用于识别的编码,其目的就是识别数据分组中的这一特定记录。而且,同组项目的编码要等长,尽量避免混淆和误解。
3.系统化原则 即代码要以整体目标为标准,要系统化。用于编码的代码要适应整个调查系统的全部功能,同时编码还应具有兼容性和通用性,以便于与其他系统相衔接。
4.周密性原则 即编码时尽可能考虑周全并预留一定的位置以接受意外数据。如某一项目对访问者无法询问,就须有“无法应用”的编码;某一项目访问者拒绝回答,就应有“拒绝回答”的编码,否则就会导致数据缺失。
5.一致性原则 即编码的内容要保持一致性。通常的操作技巧是用固定的数字顺序表示回答的答案次序。例如,对所有等级的项目,答案都是以从小到大的原则分配编码,“1”表示最差,“2”表示较差,以此类推。
编码的意义越一致,就越可以减少在编码过程中产生误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