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法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平均法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平均法指数是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求总指数的方法。 运用综合法指数公式计算总指数,无论选择哪一种同度量因素,当把不同度量的指标转化为可以加总的价值总量指标时,在其公式中,或是...
阅读全文
综合法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经济统计学

综合法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综合法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通过两个时期的综合总量对比计算的总指数。其主要特点是先综合而后对比。 总指数是反映由多个个体构成的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而构成复杂现象总体的多个个体由于其使用价...
阅读全文
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 经济统计学

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

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 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与总体分布的特征有关。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表现情况: 1.当总体分布呈对称状态,三者合而为一(如图1-1所示)。 图1-1 对称...
阅读全文
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全距 经济统计学

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全距

全距是指一个变量数列中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因为它是一个变量数列中两个极端数值之差,故又称为极差,一般用R表示,计算公式:R=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如果统计资料经过整理,成为组距变量数列,则全...
阅读全文

进度性统计分析的特点

进度性统计分析的特点 这主要是从事物发展的历程角度所进行的分析,如生产进度、工程进度、工作进程等分析。 进度性分析分为一般性进度分析和战略性进度分析两种。 前者主要是就各级领导关心的问题和社会敏感性很...
阅读全文

专题性分析与总结性统计分析的区别

1.专题性分析 这主要是就社会经济现实状况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而进行的专题调查的研究分析。专题性分析的范围虽然可以是一个部门或综合部门,题目可大也可小,内容可多也可少。但是,一般都强调内容的专门性、形式...
阅读全文

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的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原则是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范围确定、核算的系统一致性等具有直接的指导或决定作用。 1.权责发生制原则 各种交易的记录时间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即交...
阅读全文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1984年。 这一阶段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即MPS体系,是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历史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社会...
阅读全文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的发展历史

MPS由“苏联”始创,主要为原经互会国家使用。MPS1965年开始得到系统阐述,1971年以联合国名义公布,1984年又进行了重大修订。从核算内容上看,MPS核算范围过窄,侧重于反映物质生产、实物流量...
阅读全文

国民账户体系(SNA)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SNA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核算制度,它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8—1952年,SNA的孕育期。 1928年,国际联盟举行了一次有关经济统计的国际会议,会议决议第一次在世界...
阅读全文

登记性误差与代表性误差的区别

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性因素,使样本结构不足以代表总体结构而引起的抽样指标与全及指标间的离差。在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以下两类: 1. 登记性误差 登记性误差,是指在调查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
阅读全文

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误差比较

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误差比较 ① 抽样调查既有代表性误差,也有登记性误差;全面调查没有代表性误差,只有登记性误差。 ② 全面调查的误差从理论上讲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调查的误差不可避免。 ③ 全面调查的误...
阅读全文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的区别

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的区别 按所反映时态状况的不同,可分为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1)动态指数,是说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发展变化程度的指数,例如股票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农副产品产量指数等。 (2)...
阅读全文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的区别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的区别 按研究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1)个体指数,是反映单项事物变动程度的动态相对数。例如,某种商品销售量指数、个别商品价格指数、单个产品的成本指数等,都是个体指数。...
阅读全文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的区别

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既有共性也有区别。 其共性在于,二者都是将现象的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也即二者都具有平均指标的抽象性和代表性的本质特征。 其区别在于,序时平均数是...
阅读全文

价值指标(货币指标)的优点缺点

价值指标,是以货币为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又叫货币指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商品零售额等。 价值指标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代表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因此,价值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能和高度的...
阅读全文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都是总量指标,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但它们又各具不同的特点: 第一,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可以连续计数,它的每个数值都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相应时期内发生的总量。例如,一年的...
阅读全文

逐级汇总、集中汇总与综合汇总的区别

(一)逐级汇总 逐级汇总是按统计整理方案的统一要求,在一定的管理系统中,自下而上地将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并逐级上报。我国定期统计报表一般都是逐级汇总。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统计资料在满足上级需要的同时,...
阅读全文

统计资料综合汇总的特点

统计资料综合汇总的特点 综合汇总是把逐级汇总和集中汇总结合起来所构成的一种汇总形式。 如把各地区需要的资料进行逐级汇总;对全国的总数据和其他一些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工的资料,则集中到国家统计部门汇总。 ...
阅读全文

统计资料集中汇总的优点缺点

统计资料集中汇总的优点缺点 集中汇总是把所有的原始资料,集中到组织调查的最高机关或它指定的若干机关同时进行汇总。 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 可以省去中间环节,大大缩短整理汇总的时间,便于按整理方案的要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