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综合分析的概念
统计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是一种认识活动,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然而,社会经济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其存在和发展是以多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为条件的。如果只运用一种方法,仅从表面现象来认识,或者只从几个指标数值去寻找现象的规律性,往往会有失偏颇,就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事物。
因此,经过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简单的统计分析后,还必须进行统计综合分析。前面的章节当中,我们已经阐述了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抽样推断、假设检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动态数列和指数等统计分析方法,但这些都只是从某一个方面阐述了某种统计分析的方法和应用,还没有全方位、多角度来阐述统计综合分析的方法和应用条件。本章将把前面的这些统计指标和分析方法联系起来,全面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统计综合分析。
统计综合分析是以客观统计资料为依据,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种统计综合分析方法。
(二)统计综合分析的意义
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统计设计阶段、统计调查阶段、统计整理阶段和统计分析阶段。
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根据研究目的和统计设计的要求,以经过加工整理的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利用综合指标和专门的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判断、推理,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规律及其发展前景,从数量方面做出说明的工作过程。统计综合分析是整个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环节,其好坏直接影响统计工作的质量。在统计实践中,只有开展统计综合分析,才能更好地发挥统计的作用,准确、及时地为各级党政领导客观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可行的、具有量化特点的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服务,为各级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公众提供有数据、有情况、有分析的资料。
(2)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充分发挥统计的认识和监督作用。
(3)进行统计预测,为制订计划和规划,实行宏观调控,决定有关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