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锁替代法的概念
利用指标体系进行因素分析,一般采用连锁替代法。所谓连锁替代法,就是在被分析指标的因素结合式中,根据各因素的性质和相互联系的数量关系,将各个因素的基期数字顺次以报告期的数字替代,有多少因素就替代多少次;每次替代后的结果与替代前的结果进行对比,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各因素对现象总体的影响。
用连锁替代法进行因素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各因素的排列顺序。运用连锁替代法进行因素分析,一般是按各因素排列的先后顺序展开的。因此,什么因素排在前面,什么因素排在后面,需要事先加以考虑。一般原则是先数量因素后质量因素,先内涵因素后外延因素。
(2)注意相邻因素之间的经济含义。运用连锁替代法进行因素分析,各因素排列顺序还要考虑它相乘后的经济含义。例如,在研究企业利润额变动时,影响利润额变动的各因素排列的顺序为销售量、销售价格、利润率。销售量乘以销售价格等于销售额,销售额乘以利润率等于利润额,相乘的结果都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假如销售价格和利润率排列的位置互换,销售量乘以利润率的经济含义就难以确定,不符合指标分解逻辑。
2.连锁替代法的步骤
以销售额变动分析为例,用 p 、 q 分别表示销售价格、销售量,以 p 0 、 q 0 分别表示基期的数值, p 1 、 q 1 表示报告期的数值。连锁替代的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