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度高低的指标称为信度系数(Reliability Coefficient),通常以相关系数表示。信度系数一般是同一样本所得的两组资料的相关,在理论上表示为实得分数与真实分数相关的平方:
式中, r xr 有时也称为信度指数,它是真实分数标准差与实得分数标准差的比率。
误差的大小与测量的信度有直接关系:两次测量分数的差异越大,信度就越低。
在测量中,确定信度系数通常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
(1)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信度可以解释为总的方差中有多少比例是由真分数的方差决定的,即测量分数的变化中有多少是真正反映了应试者分数的变化的。例如,当 r xr =0.90时,我们可以说,实得分数中有90%的方差来自真实分数的差别,只有10%来自测量的误差。在极端情况下,若 r xr =1,则表示完全没有测量误差,所有的变异均来自真实分数;若 r xr =0,则所有的变异和差别都反映的是测量误差。信度系数的分布是从0.00到1.00的正数范围,代表了从缺乏信度到完全可信的所有状况。
(2)说明可以接受的信度水准。信度多高才可以接受呢?一般来说,信度系数不能低于0.70,当信度系数大于0.70时,可以用于团体间的比较;当信度系数大于0.85时,可以用于鉴别个人的某些特性。不同的测量工具对信度的要求有一定的差别,实践中对不同类型的测量工具有不同的标准。
一般来说,当 r xx 小于0.70时,不能对个人进行评价,也不能在团体间进行比较;当 r xx 大于0.70时,可用于团体间比较;当 r xx 大于0.85时,可用于鉴别个人的某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