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统计学
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连续调查与非连续调查。
连续调查是随着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
进行这种调查时,被调查对象在发展过程中数量上的所有变化都被观察记录下来。连续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事物全部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计资料,如产值、产品产量、工资总额、商品销售额等,这些指标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时间越长指标值也越大。
这说明连续调查的资料体现了现象的发展过程,体现的是经济现象在一个时期内的总量。因此,要想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统计资料,就必须连续不断地登记,进行连续调查。
非连续调查是对事物间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登记。非连续调查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获得事物在某一时点上的水平或状况的资料,如不同企业的在岗工人数、各类企业生产产品的库存量、生产设备拥有量等。由于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变化不明显,而且都为时点指标,不必连续不断地登记,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登记其某时刻的状态即可。
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非连续调查又可分为定期的与不定期的两种类型。
定期调查是每隔一段时期以后进行一次调查,如每月的月初或月末登记职工人数,每季的季初或季末登记一次商业网点数,每年的年初或年末登记一次牲畜存栏头数等。不定期调查是时间间隔不完全相等,而且间隔很久才调查一次。如我国人口普查,共进行了六次,分别是在1952年、1963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以及2010年举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