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软件的信度分析:基本原理
在测量学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变异数与总变异数(实得变异数)的比率。即:
式中的 r xx 称作信度系数, S r 为真变异数, S x 为总变异数。在实际测量中,因为真值是未知的,故信度系数不能由以上公式直接求出,而只能根据一组实得分数(测得值)做出估计。信度系数是衡量测验好坏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测验的信度系数达到多高才可以接受呢?最理想的情况是r=1,但这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
任何测验或量表的信度系数如果在0.9以上,则该测验或量表的信度极佳(信度系数在0.8以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信度系数在0.7以上,则该量表应进行较大修订,但仍不失其价值:如果信度系数低于0.7,则量表将需要重新设计。在心理学中通常可以用已有的同类测验作为比较的标准。一般能力与成就测验的信度系数常在0.90以上,性格、兴趣、态度等人格测验的信度系数通常在0.80~0.85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SPSS官方网站的帮助文档《 IBM_SPSS_Statistics_Base 》中,对于信度分析的应用条件和相关过程还进行了特别指导。
数据方面,用于信度分析的数据可以是二分数据、有序数据或区间数据,但数据应是用数值编码的。假设条件方面,用于信度分析的观察值应是独立的,且项与项之间的误差应是不相关的,每对项应具有二元正态分布。
标度应是可加的,以便每一项都与总得分线性相关。相关过程方面,如果想要探索标度项的维数(以查明是否需要多个结构来代表项得分的模式),那么用户可以使用因子分析或多维标度。
如果用户要标识同类变量组,那么用户可使用系统聚类分析以使变量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