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用来表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它和其他相对指标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同类现象指标的对比。这里的对比现象可能分属于不同的总体,也可能是同一总体中的不同指标。例如,以人口数与土地面积对比得到人口密度指标;以铁路(公路)长度与土地面积对比得到的铁路(公路)密度等。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强度相对指标是统计中重要的对比分析指标,具有广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度相对指标能够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强弱程度,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强弱。例如,常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强度相对指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强度相对指标还可以反映现象的密度或普遍程度。例如,人口密度、商业网点密度等。人口密度是人口数与土地面积对比的强度相对指标,用来反映人口的密集程度。商业网点密度是商业网点数与人口数进行对比的强度相对指标,用来反映商业网点的密集程度和保证程度。
(3)强度相对指标也可以用来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条件或效果。例如,每万公顷耕地拥有的拖拉机台数、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额、每百元产值的利润等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中作为对比的两个总量指标,有些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有些不能互换。如果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这些指标就有了正指标和逆指标两种形式。
正指标是指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向变动关系;逆指标是指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反向变动关系。例如,用商业银行网点数和人口数进行对比,可以反映一个商业银行网点服务的人数,商业银行网点越多,指标数值越大;用人口数与商业银行网点数进行对比,可以反映多少人数拥有一个商业银行网点的服务,商业银行网点越少,指标数值越大。如果分子和分母不能互换,则该强度相对指标只有正指标,没有逆指标,如一个国家的铁路网密度。
需要指出的是,计算强度相对指标时必须要注意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这样两个总量指标的对比才会有意义。例如,人口数与土地面积进行对比,能够说明人口的密度,但是用钢产量与土地面积进行对比,就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