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如何实现抽样的随机性呢

2020年1月2日16:07:07统计学:如何实现抽样的随机性呢已关闭评论

在统计工作中,数据是统计任务能否获取成功的关键,而数据一般是通过观测样本予以获取,因此,在数据搜集阶段,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选取一个好的样本。要实现这一目的,并非易事,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形予以应变。一般而言,在抽样中,不可固执地坚持某一绝对的规则实施抽样,而是应从相对角度有针对性及灵活性抽样。

首先,针对研究的具体问题,抽样方式应具有针对性,如欲了解南京市老年人幸福感问题,则抽样地点不可绝对地安排在某一区域,如安排在新街口闹市区进行抽样,效果可能就比较差,因为老年人喜清净环境,应选取一些便民休闲广场进行抽样。

而在抽样时,也并非是只要碰见老年人就予以调查,也应事先做好计划,如在南京市每个区分别选取部分休闲广场作为抽样地点,同时以年龄段为标准,对不同年龄区间的老年人分别予以抽样,并要兼顾性别比例等。

随机抽样一般也称概率抽样,其是按照随机原则选择样本,完全不带调查者的主观意识。其中,随机原则是指在抽样时,完全排除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保证每一样本单位都有同等概率被抽中,又称为同等可能性原则。

这就要求事前应对抽样对象按顺序进行编号,通过一定的随机化程序,如采用随机数表,抽取一定量编号,每一编号对应一个样本。

如在南京市老年人幸福感调查例子中,将南京市每个区的休闲广场进行编号,然后随机抽取部分编号,就锁定了抽样地点;对某班学生月支出进行调查,按学号进行抽样,就锁定了调查对象。

但在实际抽样中,并非所有调查均能按照事先编号的方式予以完成,尤其是对于一些样本流动性和无规律性强的调查而言,是无法对调查对象进行编号的。

如南京市老年人幸福感调查例子中,尽管可以对各区的休闲广场进行编号,但对于某广场的所有老年人很难进行一一编号。

又如在南京新街口调查青年女性对化妆品使用的满意度,也很难对新街口某一区域的女性进行编号,这是因为样本的流动性和无规律性很大,很难对样本进行精准定位。

对于上述情况,可以有规律性地采取拦截调查,在选定一个初始样本后,每路过一定量样本,再选择一个样本进行调查,直至完成一定量抽样调查。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