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的发展历史
起初,MATLAB是专门用于矩阵技术的一种数学软件,但伴随着MATLAB的逐步市场化,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从MATLAB 4.1开始,MATLAB开始拥有自己的符号运算功能,从而使MATLAB可以代替其他一些专用的符号计算软件。
在MATLAB环境下,用户可以集成地进行程序设计、数值计算、图形绘制、输入/输出、文件管理等多项操作。MATLAB提供了数据分析、算法实现与应用开发的交互式开发环境,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Clever Moler博士和其同事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发了调用Linpack和Eispack的FORTRAN子程序,20世纪70年代后期, Moler博士编写了相应的接口程序,并将其命名为MATLAB。
1983年,John Little和Moler、Bangert等一起合作开发了第2代专业版MATLAB。1984年, Moler博士和一批数学专家、软件专家成立了MathWorks公司,继续MATLAB软件的研制与开发,并着力将软件推向市场。
1993年,MathWorks公司连续推出了MATLAB 3.x(第1个Windows版本)、MATLAB 4.0。1997年,MathWorks公司推出了MATLAB 5.0。2001年,Math Works公司推出了MATLAB 6.x。2004年,MathWorks公司推出了MATLAB 7.0。MATLAB 5.3对应于Release12,MATLAB 6.0对应于Release13,而MATLAB 7.0对应于Release14。
MATLAB分为总包和若干工具箱,随着版本的不断升级,它具有越来越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更为卓越的数据可视化能力及良好的符号计算功能,逐步发展成为各种学科、多种工作平台下功能强大的大型软件,获得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普遍认可。
一方面,MATLAB可以方便实现数值分析、优化分析、数据处理、自动控制、信号处理等领域的数学计算,另一方面,也可以快捷实现计算可视化、图形绘制、场景创建和渲染、图像处理、虚拟现实和地图制作等分析处理工作。
在欧美许多高校,MATLAB已经成为线性代数、自动控制理论、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数字信号处理、时间序列分析、动态系统仿真等课程的基本教学工具,是攻读学位本科生、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国内,这一语言也正逐步成为一些大学理工科专业学生的重要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