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统计学 什么是多项式回归模型 多项式回归模型在有关成本和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研究中有广泛的用途。而且在介绍这些模型的同时,我们进一步扩大了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适用范围。 现在有一组如图7-3所示的数据,图中的虚线是采用普通一元线性回归... 2022年5月3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济统计学 倒数模型与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通常把具有如下形式的模型称为倒数模型 y i = β 1 + β 2 (1/ x i )+ u i 上式中,变量之间是非线性的模型,因为解释变量 x 是以倒数的形式出现在模型中的,而模型中参数之间是线... 2022年5月3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济统计学 双对数模型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通过适当的变量替换把非线性关系转换为线性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在很多时候,借由这种变换,我们可以在线性回归的模型框架里来考虑许多看似形式复杂的经典模型。 作为对数-对数模型(或称为双对数模型)的一个典... 2022年5月3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济统计学 举例说明什么是时距扩大法 这是对长期的动态数列资料进行统计修匀的一种简便方法。把原有动态数列中各时期资料加以合并,扩大每段计算所包括的时间,得出较长时距的新动态数列,以消除由于时距较短受偶然因素影响所引起的波动,清楚地显示现象... 2022年5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济统计学 增长 1%的绝对值的计算公式 速度指标是反映社会现象发展或增长的相对程度,是一种相对数。由于相对数固有的抽象化特点,速度指标把所对比的发展水平掩盖住了。高速度可能掩盖着低水平,低速度的背后可能隐藏着高水平。因此仅仅观察速度指标往往... 2022年5月25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法)的特点 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法)是根据市场过去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它的前提是假定事物的过去同样会延续到未来。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它比较适合短期和近期预测。此外,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动存在规律性与不规律性。时间序... 2022年5月18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领先指标法的应用例子 社会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紧密的,表现在经济指标上则反映为时间序列上的先后关系。例如,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优先于制成品价格的变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先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优先于生... 2022年5月18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抽样法在经济统计中的作用 抽样法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由于某些现象本身性质的限制,我们无法通过全面调查来了解全貌,只能采用抽样法。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被研究现象总体是无限总... 2022年4月10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古典型周期与增长型周期的区别 古典型周期与增长型周期的区别 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 按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是否下降,可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 古典型周期是指经济活动的绝对水平下降而后反弹,绝对水平上表现出涨落(峰谷)相间或扩张... 2021年10月20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功效系数法的优点缺点 功效系数法的优点缺点 功效系数法的优点是: 评价指标不需要经过同向化处理;指标数值与单项评价值之间是线性转换关系,评价值能够反映出各评价指标的实际水平,可充分地体现各评价单位之间的差距;而且单项评价指... 2021年10月20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排队计分法的优点缺点 排队计分法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第一,不必人为寻找,因此比较标准,被评价单位的单项评价值由该单位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来确定。 第二,不必事先将指标作同向化处理,确定名次时已考虑了正指标和逆指标的不同。 第... 2021年10月20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平均法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平均法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平均法指数是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求总指数的方法。 运用综合法指数公式计算总指数,无论选择哪一种同度量因素,当把不同度量的指标转化为可以加总的价值总量指标时,在其公式中,或是... 2021年10月20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济统计学 综合法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综合法指数是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通过两个时期的综合总量对比计算的总指数。其主要特点是先综合而后对比。 总指数是反映由多个个体构成的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而构成复杂现象总体的多个个体由于其使用价... 2021年10月20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济统计学 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 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 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与总体分布的特征有关。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表现情况: 1.当总体分布呈对称状态,三者合而为一(如图1-1所示)。 图1-1 对称... 2021年9月1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经济统计学 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全距 全距是指一个变量数列中最大标志值与最小标志值之差。因为它是一个变量数列中两个极端数值之差,故又称为极差,一般用R表示,计算公式:R=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如果统计资料经过整理,成为组距变量数列,则全... 2021年8月23日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进度性统计分析的特点 进度性统计分析的特点 这主要是从事物发展的历程角度所进行的分析,如生产进度、工程进度、工作进程等分析。 进度性分析分为一般性进度分析和战略性进度分析两种。 前者主要是就各级领导关心的问题和社会敏感性很... 2021年8月17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专题性分析与总结性统计分析的区别 1.专题性分析 这主要是就社会经济现实状况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而进行的专题调查的研究分析。专题性分析的范围虽然可以是一个部门或综合部门,题目可大也可小,内容可多也可少。但是,一般都强调内容的专门性、形式... 2021年8月17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国民经济新核算体系的原则 国民经济核算原则是国民经济核算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它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范围确定、核算的系统一致性等具有直接的指导或决定作用。 1.权责发生制原则 各种交易的记录时间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即交... 2021年8月17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2—1984年。 这一阶段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即MPS体系,是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历史产物。它适应了当时社会... 2021年8月14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的发展历史 MPS由“苏联”始创,主要为原经互会国家使用。MPS1965年开始得到系统阐述,1971年以联合国名义公布,1984年又进行了重大修订。从核算内容上看,MPS核算范围过窄,侧重于反映物质生产、实物流量... 2021年8月7日 经济统计学 发表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