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与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有关总体的统计资料的过程。就每项具体的调查而言,统计调查就是对总体各个单位的相关标志的具体表现进行登记,从而搜集到关于总体单位个别特征的大量资料。
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按照所确定的指标体系,通过具体的调查获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要特征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是总体各构成单位标志的相关表现,大多是尚待加工整理的原始资料或是经初步整理的次级资料。这也是统计调查与一般社会调查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所以,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就有两类:一种是对被调查单位未作任何加工整理的原始资料(也称初级资料),例如,各工业企业通过统计报表向上级部门报送的有关该企业产值、产品质量与产量、在岗工人人数、劳动生产率与资金运行状况等未作任何处理与汇总的资料;另一种是次级资料,也就是已经经过某部门加工整理过的、能基本说明其综合状况的统计资料。从关系上讲,任何次级资料最初都是从原始资料加工整理得到的。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只有做好统计调查,才能对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来看,统计调查是搜集资料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它既是认识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也是进行统计资料整理与分析的基础环节。因此,调查工作质量的好坏、所搜集的资料的完整程度与准确程度等,都将直接影响统计工作以后各阶段工作的质量。原始资料的残缺不全或者差错过多,不仅会导致统计资料的汇总与计算的错误,而且更会导致错误的统计分析结论。所以,统计调查必须要达到全面性、准确性与及时性这三个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的全面性、准确性与及时性,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对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统计调查的全面性是指调查所选择的总体单位在数量关系上尽量地接近总体,体现总体的特征,使之具有代表性,这是保证准确性的前提;准确性是指调查资料必须客观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及其本质的程度,准确性是对统计调查最重要的要求,是评价统计调查质量高低的关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及时性则是指搜集资料完成的时间要符合该项调查所规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