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内涵与性质
一般而言,统计科学是为统计活动提供数量研究和认识方法的科学。这些方法包括统计工作的原理与原则、统计过程所应用的核算和分析方法、统计工作的组织管理方法等,它们构成了统计科学体系和不同的统计分科。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则是数据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所以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做出具有一定可靠度的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
人们习惯上将研究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具体表现的统计学称为实质性统计学,而将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方法的统计学称为方法论统计学。那么,为什么说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实质性科学呢?因为方法论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一个标志。实质性统计学与方法论统计学不仅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的分歧,而且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最初,统计方法的研究总是和实际问题的数量分析结合在一起,所以早期的统计学都是以客观现象为主体的实质性统计学。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统计工作获得了迅速发展。一方面,各个行业都创立了许多有效的统计方法,例如,生物遗传学上的相关回归方法、农艺学的区间设计方法、人口学上的抽样方法、教育心理学的假设检验方法、经济学的物价指数方法等;另一方面,概率论为统计学研究不确定的随机现象、认识统计规律性,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数学框架,而计算机科学和信息传输技术则为统计方法论的实现提供了支持。在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才逐步形成以统计方法为中心的方法论统计学。当然,其并不排斥从实质性科学独立出来的各专业的方法论统计学,如投入产出统计学、产品品质控制统计学等。总之,方法论统计学的产生既适应了形势变化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统计方法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已经渗透到自然、社会各个领域;其自身由于研究方法方向的不同,而衍生出理论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等多学科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