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2020年1月2日12:00:43统计学: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已关闭评论

1.概念。

总量指标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指标。总量指标以数量形式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结果,如2012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518942.1 亿元、2012 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231406.5 亿元、2012年末全国人口总数为135404万人等。

2.作用。

总量指标反映了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的规模和水平,它在社会经济研究与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总量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一个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状况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指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等总量指标,可以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用作国际间、地区间经济实力的比较分析;企业产值、职工总人数、固定资产总额等总量指标,可以说明企业的生产能力,是企业制订计划和决策方案的基本依据。

第二,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都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它们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例如,由实际总产值除以计划总产值就得到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由工资总额除以工人总人数就得到平均工资指标。总量指标计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准确性。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