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统计数据整理是一项周密细致的工作,需要按照统计设计阶段制定的统计数据整理方案,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统计数据整理方案中规定统计整理工作的内容、步骤、方法、要求以及人员时间安排等,具体可分为审核方案、分组方案、汇总方案和制表绘图方案等。
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和步骤如下。
1.统计审核。
原始数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论的质量。统计审核就是检查统计资料是否达到要求。社会经济各项统计工作往往是分阶段、由不同的工作人员分工完成,在统计调查、整理和数据分析等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统计资料检查的问题,统计调查人员对登记的各单位的各项资料尽量核对无误。
对统计资料的准确性检查有逻辑检查和计算检查两种方法。逻辑检查是根据前后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其取值的正确性,例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之间就存在逻辑关系,年龄为 8 岁的人,如果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或者有职业和收入,肯定是有逻辑错误。计算检查是针对数值的,数值的正确性主要取决于时间与空间限制、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是否正确。有些数值之间存在汇总关系或者平衡关系,例如各个分项与合计之间的汇总关系,库存中期初库存、本期入库、本期出库、期末库存之间的平衡关系,需要根据这些关系来检查。
统计审核也要研究科学的检查方法和手段,例如运用抽检的方法,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自动检查等。纠正统计审核所发现的错误后才能进行统计资料的分组、汇总。
2.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是指将统计总体按照分组依据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或类别。统计分组对总体来说是“分”,对个体来说是“合”。统计分组后各组性质不同,同一组内各个总体单位性质相同。统计分组法是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设计统计分组方案是统计分组要解决的难题。统计分组方案应该在统计设计阶段中就确定了,可能有些分组方案是根据所搜集资料的具体情况或者临时的需要制定的。应根据统计的目的和任务确定统计分组方案,根据不同的统计分组能达到对总体的不同认识。
3.统计汇总。
统计汇总是根据事先制定的汇总方案计算各组和总体的统计指标,是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统计整理的主要工作量体现在统计汇总上,统计汇总的误差就是统计整理资料的误差。
4.编制统计表和绘制统计图。
统计整理的资料即统计汇总的结果如果数量不大,只需要用文字来叙述就可以了。否则,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或单独使用或两者结合使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是描述统计指标最常用的工具。
5.统计数据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
统计数据经整理后可向有关部门或公众进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