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计量尺度的不同,统计数据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1)分类数据用文字来表述,表明事物的不同属性或类别。在进行统计处理时,我们用数字代码来表示分类数据的各个类别。例如,用“1”代表“男性”,用“2”代表“女性”,这里的“1”和“2”只表达了现象分属于两个类别这样一层含义。企业所属的不同行业、企业的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职业等都属于分类数据。
(2)顺序数据用文字来表述,表明有顺序的不同类别。在进行统计处理时,我们同样可以用数字代码来表示。例如,用“1”“2”“3”“4”“5”分别代表考试成绩“不及格”“及格”“中”“良”“优”,这里的“1”“2”“3”“4”“5”不仅表明现象分属于不同的类别,而且表明这些类别的顺序。不同的教育程度、产品的不同等级等均属于顺序数据。
(3)数值型数据用数字来表现各种现象的数量特征,是使用自然或度量衡单位对事物进行计量的结果。一个企业的职工人数、产值、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等都是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示的。数值型数据不仅能表明现象数量上的不同和大小顺序,数据之间还能进行数量运算。大部分统计分析方法适用于数值型数据,统计处理的大多是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也称为品质数据或定性数据,数值型数据也称为数量数据或定量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