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重视研究和发展数学的精密性,模糊性一直被忽视甚至于被贬低。20世纪的大哲学家罗素(B.Russell)开始关注模糊性问题。他在1923年的一篇题为《含糊性》(Vagueness)的论文中明确指出:“认为模糊知识必定是靠不住的,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尽管罗素声名显赫,但这篇的文章并未引起当时学术界对模糊性或含糊性的很大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模糊性的研究有所要求。为了用严谨的科学手段去研究模糊现象、分析模糊性质,模糊数学应运而生。模糊数学的出发点就是通过数学的手段研究和分析模糊现象的内在规律。尽管模糊数学的研究对象是模糊现象,但其研究方法还是在精确数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模糊规律的分析和总结最终是依靠精确数学的手段实现的。这种从精确到模糊,再由模糊到精确的过程不是原地踏步,而是螺旋式地前进,是自然辩证法否定之否定原理的深刻体现。
1965年,美国自动控制专家扎德(L.A.Zadeh)教授发表了题为《模糊集合论》(Fuzzy Sets)的论文,从而宣告了模糊数学的诞生。扎德教授集中思考了计算机为什么不能像人脑那样进行灵活的思维与判断问题,为此他提出用“模糊集合”作为表现模糊事物的数学模型,在“模糊集合”上逐步建立运算、变换规律,开展有关的理论研究,并对模糊系统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处理。扎德的模糊集合的概念奠定了模糊性理论的基础。他用模糊集合的理论找到了解决模糊性对象及其性质的问题,并加以确切化,从而使研究确定性对象的数学与研究不确定性对象的数学沟通起来,弥补了精确数学、随机数学描述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现在已形成一个模糊数学体系。近50年来,这个领域从理论到应用,从软技术到硬技术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对相关领域和技术,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我国现已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科研与教学梯队,培养了不少专门人才。特别是中国模糊集与系统学会成立后,大大推动了该学科研究队伍的壮大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首先,在模糊数学理论方面,不断追求创新,我国不仅出版《模糊数学》杂志,还出版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论著,对模糊数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模糊信息处理、气象预报、地质勘探、生态环境、企业管理、生物学、心理学等领域,我国学者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