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仓储数据:仓储数据的意义与价值
仓储数据实际上指的是在库存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数据,例如库存数量、库存材料种类、库存金额等。通过对库存的分析,实现库存的合理配置,能够在保证正常材料供应的同时,减少库存量。因此,这些数据的合理化运用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数据分析师对于仓储数据的分析都是通过ERP(覆盖客户、项目、库存、采购、供应等工作,通过对企业资源的优化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来完成的。其益处主要有以下三点。
1.帮助企业及时处理滞留物
企业仓库的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由于产品更新换代,某些原材料被遗忘在角落里,一年甚至好几年都没人发现,直到盘点库存的时候,人们才发现这些原材料,但为时已晚,原材料不是过期不能使用了,就是市场价值下跌了。
而在ERP系统中,我们可以随时查询一个月、一个季度、一年内库存没有变化的原材料。假如采用了批号管理,我们还可以查询采购期超过一年或者半年还未使用的原材料,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滞留物,减少损失。
2.提高库存使用率
在分析库存原材料的时候,如果仅仅从数量上分析,并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库存成本。这是因为不同的原材料价格也不同,库存价值也是不同的。所以,想要提高库存的使用率,就必须学会分析原材料的价值情况。
在ERP系统中,分析原材料的价值情况变得极为简单。结账时,数据分析师会马上从ERP系统中调出当月的原材料报表。根据这份报表,企业管理者能清楚知道哪些原材料的库存价值较高,在后续采购决策和库存管理中,就可以对这些价值较高的原材料进行特殊管理,提高库存的使用率。
3.降低库存成本
在一些企业中,淡旺季的区分比较明显。比如,某一家企业的旺季为8月到11月,其余的时间为淡季。在ERP系统出现以前,大多数企业都是根据销售单价进行确定的,单价高,说明处于旺季。单价低,说明处于淡季。这就导致了每次到达旺季时,资金便出现短缺的情况。
而ERP系统能够分析前几年的库存资金情况,推算出库存资金占用较大的几个月份,预留好相关资金。同时,ERP系统能够根据往年的数据,推算出哪些原材料是历年来都需采购的,以提醒企业提早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例如,等到旺季进行采购时,原材料的价格可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涨10%左右,而提前采购则能避免此类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