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团队的常见分类

2024年6月12日19:54:52BI团队的常见分类已关闭评论

BI团队的职责

简单来说,BI团队负责的工作包括 获取信息、提炼知识、创造价值。

1.获取信息

· 要保证公司有数据可用,即有合理的关键指标体系,来保证公司业务可以被及时呈现。

· 定期收集问卷、访谈等调研数据,以定性信息补充业务视角。

· 基于业务场景,有序管理外部数据源数据,补充业务视角。

· 规划并进行数据治理与建设,确保数据准确、及时、稳定,且内部、外部数据以可提升业务价值的方式融合管理。

2.提炼知识

· 对于“这个业务能不能做?如果做有没有胜算?”等问题,需要搭建经营模型,定期做盈利模型、市场适配性诊断,要支持运营、产品、研发部门进行常规业务时的数据需求,做到业务执行上的决策有“数”可依。

· 对于“现在业务现状怎么样?是否需要调整?”等问题,需要进行日、周、月维度的业务诊断,通过运营策略与指标变化识别系统性风险。

· 对于“业务、产品部门的工作是否有‘数’可依?”等问题,需要支持业务与产品策略、功能迭代,进行科学的实验设计与效果回归,作为业务迭代的科学依据。

3.创造价值

· 对于“用户是否对我们满意?有没有我们错过的信息?”等问题,需要聚焦用户体验,关注留存率、流失率等用户指标,结合用户差评全面描述体验,扫除业务感知盲点,提出解决方案。

· 对于“有没有见本增效的空间?有没有用数据来代替人的决策并产品化提升整体效率的空间?”等问题,需要用算法替代人工决策的过程,聚焦现有业务逻辑,通过提炼运营最佳实践,增强提高组织与产品功能提效所带来的规模效应。

· 对于“其他公司的优势是哪些?是否适用于我们公司?”等问题,基本上需要用爬楼梯法,学习各个领域里最好的解决方案,布局长期发展,不断提炼行业最新实践,探索新的商业可能性。

BI团队的常见分类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较常见的BI部门可以按照企业里的责任边界与角色定义,分为报表型BI团队、支持型BI团队、智囊团型BI团队三种类型。

· 报表型BI团队: 俗称“提数部门”,突出的特征是团队的工具属性较强。业务和产品人员要什么数据,团队就出什么数据,要什么看板就建什么看板。至于数据解决哪些问题、有没有业务价值,团队不会过多参与思考和讨论。

· 支持型BI团队: 不仅做报表型团队的工作,还会参与讨论,看业务和产品人员所规划的是否是有意义的需求、有意义的产品。

· 智囊团型BI团队: 除了上面两类事务,还需要做业务价值判断,即这样做能不能增加业务价值,有没有业务影响力;主动通过业务诊断、用户分析等,提出如何做业务和产品才能带来更多业务价值,探索新的商业可能性,真正做到数据驱动。

一个不太乐观的观察是,至少一半以上的有志推进业务数据驱动的BI团队最终妥协为报表型BI团队,如图1-8所示:团队中的分析师无奈地称自己为“表弟”“表妹”,勤勤恳恳地建设数据、搭建看板供业务使用、接受大量的提数需求,但很少做与分析相关的工作,这也成为分析师离开原岗位寻找新机会的主要原因之一。剩下一半的BI团队中,或许可以参与执行层面的决策探讨,但他们多半属于支持型角色,其影响力只限于产品功能或业务策略上的封闭型任务,如实验设计或效果回归等。只有极少数的团队可以在以上两个角色的基础上,在企业级别决策支持或企业核心功能策略应用上发挥影响力,输出启发性的分析报告甚至带来系统变化的迭代。

  •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包括图片)来自网络,由程序自动采集,著作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联系方式(QQ:45203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