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疑犯追踪》背后的大数据应用:有贼心也会摊上事儿
幼儿园的时候我不谈恋爱,因为不知道什么是贼;小学的时候我不谈恋爱,因为没有贼心也没有贼胆;初中的时候我不谈恋爱,因为有贼胆没贼心;高中的时候我不谈恋爱,因为有贼心没贼胆;大学的时候我不谈恋爱,因为有了贼心,也有了贼胆,可贼却没了。人们经常用“有贼心没贼胆”来调侃自己,未来有贼心可能也会犯事儿。
它几乎无所不能,全天候监视所有人的行踪,聪明地预测出谁是危险分子,谁会遭遇不测……美国政府用它攻击恐怖分子,开发者则用它拯救普通人,这是美剧《疑犯追踪》里的“神器”。这真的只是一部科幻剧吗?
《疑犯追踪》讲述了一位推定死亡的前CIA(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中央情报局)特工里瑟与一位神秘的亿万富翁芬奇联合起来,运用一套独特办法制止犯罪的故事。该剧每集一个案子,将主角和情报局互相间的猫鼠游戏作为主线,同时配合时代错综的来回倒叙手法,可谓精彩迭连。此剧的大胆之处是将 CIA 和FBI(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联邦调查局)与罪犯交错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理不清的内部白吃黑、黑吃黑、黑吃白场景一一呈现,特别是莱纳尔·弗斯科,长着黑警察的脸,怀着好警察的心,走着双面卧底的路线,还卖着为黑白两道争相奔走和相互欺瞒的命。
相比帅哥主角单一的角色设定,我更喜欢芬奇的傻劲和执着。在大数据时代,人们感到越来越不安全,生活在监视器下,没有任何隐私,不知不觉地开放着个人信息,通过社交网络、联网信息、条条光缆,随时随地向罪犯或政府输送着情报和证据,这些数据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拿来用作威胁的资本。
哈洛•芬奇是一位深居简出、极度重视个人隐私,且拥有亿万身家的天才软件工程师,担任着一家软件公司的幕后老板。他为政府开发了一套称作“神器”的、可侦测恐怖攻击的计算机系统。该系统通过观测已有模式来识别有可能进行暴力犯罪的罪犯,可以监视所有人,并预测“有计划性或经谋略策划的犯罪”,诸如“9•11”事件之类的大型恐怖攻击灾难,并提供情报让有关当局防患于未然。
他雇用了一位被推定死亡的前美国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队员、前CIA探员里瑟,二人使用国家级监测技术,加以里瑟的专业技能和芬奇的无限财富,开始“法外执法”,力图在犯罪发生前就对其加以阻止。里瑟的行动引起了纽约市警察局的注意,包括警探卡特和弗斯科。面对无数的犯罪调查,里瑟和芬奇发现能够改变一切的关键就是找到正确的人、正确的信息和正确的时间。
强大的计算机集群将整个纽约市的摄像头整合在一起,结合每个人的信用卡记录、医疗及社会保险记录、行车罚单等各种数据,推断并锁定危害别人或即将被害的自然人。